啃老族奇勋失业又嗜赌、妻离子散、母亲生了重病却无钱医治;尚佑原本在大公司上班,涉嫌亏空公款并欠下大笔债务;脱北者姜晓与父母逃亡南韩,父亲溺毙,母亲遭遣返,姜晓的弟弟被送往孤儿院,姜晓得要筹措一笔资金,好让家人再次团聚;来自巴基斯坦的阿里是非法劳工,工厂老板迟迟没有付给薪水,毫无积蓄的阿里一家,被困在南韩无法返国… 456 名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的男女们,收到一份神秘的邀请,只要答应参与一场大型游戏竞赛,就可能赢得高额奖金,扭转人生……
(1)《鱿鱼游戏》的游戏参与者众,该要合作或是对立,谁有利用价值谁又能被牺牲,也有考量。《鱿鱼游戏》没有把人性简单区分成:好人或坏人,由于每个参赛者背后都有“一定要赢”的理由,因此在赛场上偷偷保留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或是说谎或是作弊,也就无法用“他是坏人”来带过。然而,为了能活下来,全然抛弃人性里的怜悯、愧疚、同情,就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吗?到底要做到什么地步,才会觉得:这么做,根本连人都不是?
(2)游戏里的工作人员(管理员/士兵/劳工)也有阶级之分,他们互不知道彼此身份,要不乖乖听令,执行任务赚钱(失业率高,要找个好工作并不容易,为了活下去,杀人也在所不惜),要不钻漏洞,想办法另辟更大财路(贪婪之人无所不在)。《鱿鱼游戏》加入工作人员的故事支线,让剧情有更多可以发挥之处,不只是参赛者想要活下去,工作人员也是“生存游戏”的一份子。
(3)《鱿鱼游戏》剧中的游戏玩家,全部都是“自愿”参与游戏,而非被迫。既然现实人生比游戏更惨更辛苦更活不下去,那么何不赌一把?赌赢谷底翻身,赌输也就烂命一条。然而,“自愿”是个有趣的字眼,被生活压迫地喘不过气,才不得不去赌命玩游戏,这样真的是“自愿”吗?
《鱿鱼游戏》选择“一二三木头人”做为第一个游戏太有意思,它告诉参赛者:我要你动才能动,我要你不动就不准动,如此才有活命的机会(喊一二三木头人的女机器人,其实就是掌权者,一个指令一个动作,底层人民若不听话就会丧命)。放在职场上,“一二三木头人”指的是:懂得察言观色的人,比较能躲过职场的淘汰机制,太白目的人(不懂风向的人),例如喊完木头人还在动的傻蛋(在错误的时间放枪),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。
想来,游戏即人生。看似简单的游戏,一点都不简单,一如看来简单的人生,其实陷阱与眉角多到让人想厌世!
(4)第二项游戏是“椪糖”,参赛者得要取下椪糖上的图形(圆形、三角形、星形和雨伞形),如果图案破损,即是失败。“椪糖”游戏光是图案的选择,就已经在区分存活胜率,一名拿到烂图案的参赛者控诉:“哪有这种该死的游戏,为什么有人拿到简单的图形?有人就得用困难的图形?!”人生有真正的公平吗?有人含著金汤匙出生,有人生下来啥都没有,环境不同,教养不同,资源不同,最后人生之路也就走得天差地别。
拿到烂牌的人,活该一辈子穷苦潦倒?一件事若只从单一视角来看,好像没有希望,但反过来看(换一种解读角度),就有可能找到生机。那么,拿到一手好牌的人,就能保证一辈子平安无事顺顺利利吗?如果不懂得好好运用手中的资源,确保自己的“优势”,就算一手好牌,也可能玩得七零八落,遭人淘汰(不要小看游戏/人生啊)。
(5)《鱿鱼游戏》第四集,工作人员刻意缩减资源(餐饮份量)来制造动乱,推出“特别游戏”(寝室厮杀),趁机将弱势者(不懂结盟又无法独立生存者)给一一剔除。这个游戏根本也不是游戏,这是疫情年代,人们疯抢卫生纸、食物、口罩等民生物资,或世界各国各凭本事抢疫苗、囤积疫苗的现实世界写照。
对于上层者(掌权人士),资源越来越少只是操弄的假象,制造动乱、巩固势力、控制人口,才是真正目的。对于底层者,贪婪地想要更多(只要拿属于自己的物资,大家都能有一口饭吃,都能活下去),忘了互助的可能性,也忘了真正的敌人,不是跟自己一样陷在相同处境的弱势者,而是刻意缩减食物分配的游戏执行者(掌权者告诉底层人民,只要赢得比赛就能发大财,所以大家都忘了喊发大财的人,其实才是最恐怖的那个人)。
(6)“拔河”游戏向观众提问:挑到强壮的人,就一定能胜出吗?或者,即便是体弱的队伍,也有机会胜出?“拔河并不是只靠力量而已!”老人如此说。第一时间压下强劲对手的气势,就能让团队逃过“兵败如山倒”的劣势、屈居下风时,灵活运用策略,制造对手的失误,扭转赛局、最后,团结齐心,一鼓作气,赢得胜利。用“拔河”比赛来看人生,同样适用:不要执著于弱点,要能在形势比人弱的情况下,找到自己的优点,才能反败为胜。
(7)“在这个游戏里,所有参加者都是平等的,参加者都以同样的条件公平竞争,我们是给在外头的世界遭受到不平等待遇和歧视的人们,最后一次机会,得以公平竞争取胜,而你们,打破了那个原则。”掌控游戏进度的大队长在处决作弊者前,说了这番话。乍听有点道理,其实仍只是狡辩,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存在,毕竟,光是游戏种类的选择,就会因人的体能差异而产生较为有利和较为不利的条件。
(底下有关键剧情,请斟酌阅读)
(8)“弹珠游戏”是所有游戏中,最变态的一款。参赛者在不知道游戏规则的前提下,找寻自己的“队友”,最后才发现,你的“队友”其实是这场游戏的“敌人”。前一个游戏是拔河,讲究团队精神,下一个游戏却要玩家们摧毁信任,破坏友谊(精神面的折磨),再次提醒每个参赛者:人人都是孤岛,要想赢得比赛,只能靠自己。
请把单纯良善抛脑后,要想活命,就得把手(人性)弄脏。“弹珠游戏”只能有一种结局吗?只能在自相残杀中结束比赛吗?影集在姜晓与智英的身上,看见另一种可能性,“我们只玩一盘游戏,所以还有很多时间,不如,我们来认识彼此吧。”有人抛弃信仰与原则,变得残酷又冷血,只为了要活下去,也有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选择付出(死亡成了“礼物”,而不是“诅咒”),给予他人一条出路。
《鱿鱼游戏》第六集实在太温柔,对人不抱信任的姜晓,在看似冷漠实则暖心的智英身上,找回了一丝丝对人的信任火花。《鱿鱼游戏》第六集实在太悲伤,相较于姜晓对人性多增加了点信心,阿里的处境恰恰相反,阿里在游戏外的世界遭雇主剥削,在游戏世界里,又被信任的大哥尚佑出卖。阿里对人一直是怀有善意的,但他的善良最后却换来了自己的死亡,如果能有来世,阿里或许会拒绝投胎做人吧。《鱿鱼游戏》第六集也实在太直白,意图揭穿人们的假面具,让人们看见“真正的自己”:原来,善良如此脆弱,原来,同情如此廉价,原来,我(我们)是如此地伪善。
第六集是《鱿鱼游戏》的最高峰,剧本精彩,峰回路转又情感丰沛。
(9)《鱿鱼游戏》的参赛者互不相识(尚佑和奇勋是少数在现实世界就彼此认识的人),他们不识彼此名字,只有编号。随著彼此越来越熟悉,参赛者开始诉说自己的名字与故事。名字的隐匿,是不信任,是自我保护。名字的揭露,除了有信赖的意义外,也是希望被记忆,希望自己被视为一个“人”,不是这个游戏世界里,另一具“无名”的尸体(或富有人眼中的玩物)。
(10)《鱿鱼游戏》的游戏场馆都被设计成“可爱又怀旧”的模样(拔河比赛与过垫脚石桥的场地除外),像是要引领参赛者重回“无忧无虑”的童年时光。然而,幕后团队选用人们熟悉的童年游戏,不正说明:竞争意识,早在幼年时期就被灌输进入人们的脑袋中吗?看似无害的游戏,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孩子:如何在竞赛(战争)中,赢得胜利,若不能活著成王,就会被嘲笑被淘汰被剔除。
(11)《鱿鱼游戏》第七集的剧情开始朝向类似《饥饿游戏》或《诡屋》的情节设定前进:贫富差距,有钱人玩困苦人。老实说,有一点点失望。另外,不管是韩剧或日剧,只要剧中出现西方演员参与演出,都会产生莫名的尴尬感,《鱿鱼游戏》第七集出场的 VIP 贵宾们,大半都是西方演员,他们即便戴著面具念台词,依然让我觉得:演技跟韩国演员有落差(不过,阿里的表演就没有违和感)。此外,这些贵宾除了很爱讲不好笑的冷笑话外,还会帮导演解释游戏规则,瞬间觉得影集的好看度掉了二十分。更惨的是,第六集刚好是《鱿鱼游戏》的剧情高峰,相比之下,第七集就更显无趣了。
(12)《鱿鱼游戏》再次展现韩影的高制作水准:剪辑,音乐,摄影,特效,演员,都相当够水准。尽管没有韩剧常见的大烂尾,但第七、八、九集依然是我这一季中,最无感的三集。“过垫脚石桥”没有前面几个游戏的精彩、最终的“鱿鱼游戏”也只是肉搏战,有点反高潮;游戏大队长的真实身份不难猜、游戏的幕后主导人,我在第四集寝室械斗结束的那一刻,脑袋就闪过:“这个老人该不会是大魔王吧?”的念头,明明看起来身体那么孱弱,却能顺利出现在最高点,并且终止械斗。甚至在老人跟奇勋玩弹珠游戏时,我也觉得他“精明”的可怕(扮猪吃老虎)。最重要的是,导演刻意回避老人的处决场景,等于是留下伏笔,让我更确信老人有鬼(同理可证,摔下峭壁的警察弟弟或许也没死,哈哈)。
《鱿鱼游戏》第一季结局也收得让我无感,老人那番关于:有钱人就是无聊、我好想回到童年时代,再好好玩一场的言论,既没有让我感到意外(很理所当然的解释),也没有打动我;另外,奇勋没有飞去美国找女儿,反而决定重返游戏,想要让幕后操控者付出代价,我也不觉得兴奋…
如果《鱿鱼游戏》有出第二季,我会想续看吗?嗯,等第二季出了再说吧。
(13)《鱿鱼游戏》的参赛者从卧室走上赛馆时,高高低低的阶梯,以及背景播放的“Blue Danube Waltz”音乐,会让我联想起《2001太空漫游》。话说,《2001太空漫游》提到弱肉强食的暴力、文明的虚伪、生命的哲学等议题,也跟《鱿鱼游戏》讨论的主题有相呼应。
作者:香功堂主
【香功堂!!】
本文来自香功堂主系本站编辑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