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末期病人生命倒数直视死亡 “伤口撒盐”高风险纪录

近来疫情变得严峻,确诊与死亡人数持续攀升也将大众笼罩在恐慌之中。被医生宣告平均剩馀寿不到一年的“末期病人”,就是在时间倒数压力下必须学习面对死亡的一群人。“人生不一定活得漂亮,但是要走得铿锵!”

看见末期病人的遗憾与不舍,多年担任临床关怀宗教师的宗惇法师于 2014 年成立“大悲学苑”,带领一群无私奉献的专业关怀人员,以宗教力量提供病人身心灵全人照顾的“灵性照顾”,帮助病人解开心中的结、圆满离世。这一切过程都被镜头记录下来,成为台湾第一部专门探讨灵性照顾的纪录片“回眸”。

“回眸”为热衷于拍摄生死议题纪录片的陈志汉导演最新力作,历时两年记录3位末期病人冠玮、瑶华、育姗在离开人世前如何面对死亡的每一刻,用生命故事向大众展现他们对生的不舍、对死的恐惧,以及过程中灵性照顾给他们的勇气。

近来疫情不断升温,医院成了高风险场域,更是不容易拍摄取景的场所,考量家属隐私、不能妨碍医疗动线,剧组必须在狭小的空间以轻巧的设备上阵,只为在不打扰病人的同时拍下真实。谈到对著病人拍摄,陈志汉导演分享“伤口上撒”的无力感,在拍摄“回眸”时更有感而发:“拍摄 2 年其实不算太久,我却一直觉得时间走得很慢。直视生死的课题,每一刻都弥足珍贵。”陈志汉导演表示,安宁病房病人平均剩馀寿命为 3 周,因此每一次拍摄都在与时间赛跑,镜头下的影像显得更得来不易。导演也遗憾地说,“回眸”杀青后,片中主要的三位末期病人冠玮、瑶华、育姗都已离世。

“回眸”谈论平时社会避而不谈的生死议题,期盼成为正视生命阶段与灵性提升的传承助力,除了作为保存台湾灵性照顾的珍贵影像,也拍摄大悲学苑法师们实地走访日本、香港与当地宗教师互动的过程,展现台湾临床佛教宗教师的专业是能耀眼国际的“台湾之光”,也让观众能一探究竟灵性照顾超越地域的重要交流。

但“回眸”拍摄到后期经费用尽,咬牙拍摄完毕后却缺乏经费上映,加上病人的照顾需求量不断增加,专业关怀人员的培训也相对应增加,于是大悲学苑发起集资计画,希望透过大众力量让末期病人的生命故事、灵性照顾议题登上大银幕被更多人看见,并募集专业关怀人员的培训经费,使更多病人能圆满离世。大悲学苑纪录片“回眸”上映暨关怀人员培训经费集资计画:https://backme.tw/ref/bAfIy/

片中末期病人育姗担心临走前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。图/大悲学苑提供
片中末期病人育姗担心临走前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。图/大悲学苑提供
大悲学苑至今陪伴超过 550 位社区末期病人勇敢面对死亡。图/大悲学苑提供
大悲学苑至今陪伴超过 550 位社区末期病人勇敢面对死亡。图/大悲学苑提供

本文来自联合报 记者黄保慧/即时报导系本站编辑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(0)
上一篇 2021年5月26日 下午11:10
下一篇 2021年5月26日 下午11:12

相关推荐